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入编期刊
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期刊

主管: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401
国内统一刊号:CN 63-1080/G4


当前位置: 首页>期刊目录>2016年>第1期>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

    互联网之风中的教育生态

    发布时间:2015-12-29 浏览次数:71次

         【编者按】

        当互联网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迅速潜入人们的生活时,很多人努力保持“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姿态,但对于久久搁浅的船只来说,是该放下矜持,迎风起航了。当互联网之风吹向教育,无论它是解冻春水的暖风,还是带来冰冻的冷风,都是一场“东风”。我们只需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包容此前这种短暂的犹疑、迷茫、无所适从的心境,不人云亦云,也不刻意背离。为所当为,在行动中等待一切都尘埃落定。

        一、教育是开放的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生态学将教育各要素看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它们以教育为中心,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影响教育发展的多元环境体系。如把社会比作银河系,教育相当于太阳系,各要素就是太阳系中不同格局的星体。

        教育生态环境大致分三个层次: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综合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的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学校或某一教育层次为中心的子系统;三是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社会和精神因素组成的系统。此外,教育生态学还考虑教育对象内在的生理和心理环境。

        这三个层次各具独立性,又相互依存,是教育生态的“多维镶嵌性”的表现。其中,第一层反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第二层反映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三层则是教育与人的关系。本文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有所提及,但主要探讨第二和第三层次的问题。

        教育作为生态的前提是“开放”,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各要素之间才能实现充分互动,维持供需的平衡。这种开放是一种动态的吐纳,将符合教育规律的因素吸收,将违背教育规律的因素消解,从而实现自我进化。

        二、教育生态的自我进化

        (一)传统教育的生态

        从私塾先生到职业教师,从四书五经到多元学科,从私塾到班级制,虽然变化也在产生,但总体来说,长久以来,教育所生长的环境并无根本性改变:知识总是在有限的时空中由教师传向学生,传播是受限的,学习是不自由的。尤以中国基础教育为例,从小学到高中,教育内容以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点为主,学生学到的都只是冰山一角,更广阔与精深的知识并未从教师流向学生。

        这造成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的封闭和刻板,教学被局限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绝大多数学生被塑造成掌握技术的工匠,而不是具有创新思维的创造者。对此,身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是何看法似乎并不为人们所关注,因为面对“强势”的教师,学生不仅缺乏反馈的渠道,更只能被动地依靠处于知识垄断地位的教师。

        同时,教师不能教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学生感兴趣的不允许也无处去学……教育生态失衡,生态链断裂。教与学的自由得不到保障,知识的供需关系被破坏,各方彼此对立,又不得不为了各自的价值而迫使另一方让渡价值。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育机构之间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的资源抢夺。其中,比起学生的分数之争和教育机构的生源之争,教师之间的竞争更加隐性,名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的差距,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场幸福感,对教师造成无形的压力。这些都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使这种不公平的影响冲破了物质层面,而到达精神层面。

        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传统教育生态体现的是一种自然法则,而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充分发现人、肯定人,不是让大多数人,而是让每一个人都得其所。因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地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尽管这看似遥远而不合实际,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我们不能因为现实的局限性而放弃追求作为人本该拥有的幸福,尤其是当那种“优胜劣汰”的思想已无法适应多元价值判断的社会。当今社会,“优”和“劣”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某一种劣势可能会是另一种优势。

        (二)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

        现代教育更加关怀人的价值,提倡并践行一种更加和谐的生存理念。互联网加速了这一理念的实现,它打破了教育的封闭状态,也改善了个体的生存境遇。

        1.教学从有限到无限。慕课的迅速发展将教学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教学时间和空间、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师等方面,教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涉足感兴趣的领域,或转益多师,成为其他教师的私淑弟子;教育者不再局限于教师,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实现自我价值的增值。

        2.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高效课堂的实践,使传统师生关系产生变化,学生学习更为独立自主,教师教学更接地气,师生交流的鸿沟被填平。传统教育是单向的知识传递,互联网时代,教学需要交流与指导,这是靠师生多向互动完成的,教学不再是一潭死水,而变得更加灵动。

        3.课堂之外的学习受到关注和鼓励。各种慕课的兴起,教育组织与非教育组织的界限已被打破。灵活的社会教育机构正对传统的学校教育发起强有力的冲击。未来,教育的主体可能不再由学校担任,而是与社会教育组织组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教育。

        4.互联网改变了竞争机制。互联网学习凸显了人的兴趣和自主性,学习不再以单纯应付考试、争强斗勇为目的。学习动机发生根本改变,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也被改善,良性的竞争机制开始形成。合作式教学模式使每个人同时发现自己的价值和他人的价值,从而达成共识:竞争不可避免,但协同进步才是主流。竞争不再是优胜劣汰的残酷对立局面,而是促进每个个体走向完善的和谐局面。人性化的生存机制,使人人各得其所。

        三、直面矛盾,才能解决问题

        (一)我们离教育公平还有多远

        如果不能解决当前教育最基本的问题,再新型的教育生态都值得怀疑。众所公认,当前教育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教育公平,那么,“互联网+教育”是否解决了这个问题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教育”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原因是:在“互联网+教育”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担负着帮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力的重任,这对教师自身能力的要求更高。即使各地区的学生都能接受到明星教师的优质课程,但由于贫困地区缺乏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高素质教师,学生仍只能停留在获取知识阶段,无法提升到自我研究、创新的阶段,地区间的教育差距就仍将存在,甚至可能被进一步拉大。那么,如何看待教育公平问题下互联网的作用呢?

        实际上,“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呈现地区间的不平衡,并不是互联网本身造成的,而是传统教育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的延续。互联网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人、财、物等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解决的,不能因此就否定互联网的作用。如果我们对互联网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定位,那么,无论是教育的整体设计,还是日常教学,都将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避免过度索取和不正当期待。

        1.互联网使教育走向个性化。互联网为学生建立了一个私人的学习网,学习掌握在学生自己手里,如果学习方式和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自己上网学习,甚至组建课外兴趣小组,与更多的人一起学习,分享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

        2.教育将变得相对公平。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有望兼顾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任何地方,只要有网络和电脑,就可以实现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不再担心师资、教材等,大大节省了教育教学的成本,尤其为偏远地区。依托强大的共享平台,教育资源可以得到最大化利用,实现教育的相对公平。

        3.互联网促进了教育的公益化。优化已存在的,创造稀缺的。当前,美国一些项目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学习体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全球教科书”项目鼓励一些人把自己的旧教材、学习资料通过互联网进行共享,提供给其他需要的人,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百万教科书”项目有一个宏愿,即免费提供全人类的知识以培养人们的创造力。同时,还有一些机构利用互联网,将那些被传统学校拒绝的学生集中起来,为他们提供教学服务,如NotSchool。而在亚洲,“阅读空间”“多背一公斤”“双子书”等项目和活动则更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比如“双子书”活动,城市儿童可以在双子书网站上找到接受赠书的农村学生的联系方式,并与之建立长久的通信交流。

        总之,互联网使教育升华,实现公开、公正、公平、人性化。学习正在变成一种最廉价的高品质体验。亦或许,在不久的未来,曾被认为近乎乌托邦式的社会构想,会最先在教育领域实现。

        (二)人格教育是否被弱化

        很多人认为,人与网络的关系被拉近,可能造成人与人的疏远,不可避免地造成强化知识教育而弱化育人层面。

        持这种观点的人,将知识看成是一种硬性的装备,一种外在于人的工具,而忽略了知识本身是从人类实践活动中分化独立出来的,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遗存,具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特质。因此,即使知识的承载者发生了由人到物的转变,也不会消解知识本身的人文力量。同时,传统的人人互动变成人机互动,更多是在知识的传递环节,而知识的消化再生环节则依然是需要人与人之间交流探讨,再通过实践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交流,教师个人的思想境界、品格魅力、审美格调依然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力。互联网只是将知识的传承过程更加精细化,与传统的粗放式传播有着本质不同,其效果必然也大相径庭。

        (三)自带“收割机”与“磨坊”互联网引发的碎片化信息,必然导致碎片化学习,学习者专注力下降,无暇深入思考。但这也说明信息时代对学习者的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学习者要自带“收割机”和“磨坊”,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精神食粮、粗略地消化。要对知识进行收割和精加工,并专注于建设自己的精神仓库(构建知识体系和学习网),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判断力、组织能力、大局眼光和思维能力都会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能否利用互联网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取决于学习者自己。

        因此,互联网的一个更深远的意义是:改善人与知识的关系。人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一边学习,一边创造。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是对知识的一种精加工,一种保鲜和增值,人也从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知识的传承者、创造者。

        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教育的改革是一步一个脚印,其成效具有滞后性,缓慢且没有捷径,而高速前进的时代列车又使这种缓慢显得更慢。“互联网+教育”在中国还处于尝试期,我们还未真正享受到它所带来的成果。适应阶段虽困难重重,但机遇不断,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困难成为过去。

        同时,教育生态的改造是一个整体工程,无法仅靠基础设施的完善来“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的关键还是教学,这一环节的成效直接决定了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能否实现,人的创造力能否培养。技术只是必要条件,用技术带动教学,才是“互联网+教育”的最终目的。

        另外,必须要认识到,互联网与教育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互联网改变着教育,同样,教育的需求也在创造着更丰富的“互联网+教育”模式,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改造。教育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最强有力的因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在互联网为更多人的生活锦上添花之时,如何通过互联网改善弱势群体的教育条件,为他们雪中送炭,是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做的事。

        此时,我们只有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心态,为所当为,勿论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