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入编期刊
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期刊

主管: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401
国内统一刊号:CN 63-1080/G4


当前位置: 首页>期刊目录>2016年>第6期>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

    唤醒创造力(二)———怎样才能有所创造?

    发布时间:2016-04-07 浏览次数:65次

        【编者按】无论是期待自己有所创造,还是正在着手创造,抑或已走在创造的十字路口,这篇文章都很适合阅读。它或许不能为创造活动提供直接帮助,但力求揭示创造的本质和过程,间或对创造者们的际遇娓娓道来,让我们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创造,并激发潜在的创造欲望(希望会如此)。一些人反对“创造力可以培养”的说法,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问题应归结于“如何培养”。那就让我们放下成见,从一张白纸开始讨论:它是否可以培养,又如何能被培养。  

        一、创造,并不神秘

        创造者遍及各个时代、各行各业。这告诉我们,创造与社会思潮无关,与科技无关,与做什么事无关,也与年龄和性别都无关。创造是一个追求“极致”的过程,让一件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断创造新的体验,为自己,也为人类。

        很多人认为,我们要创造,必须要先培养创造力,但究竟什么是创造力,它依靠什么,没有人说得清楚。因为说不清,人们更加觉得创造力很神秘。试想一下,曾经那些创造者们,并不知道有“创造力”这回事,他们只是固执地追求极致,便终于收获了超乎想象的结局。

        因此,与其说是“培养”创造力,不如说是“唤醒”创造力,因为创造力源于每个人身上潜藏着的生命意识,当这种生命意识开始觉醒,他便会重新审视自我,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以至世间万物的面貌,最终将自我的生命能量外化为创造物。

        那么,创造力是什么呢。有人说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专注力……其实,最关键的是想象力。因为前几种技能是做一般事情都必须具备的,但使创造力高于一般技能,或者说让一般的技能焕发别样光彩的是“想象力”。这就像马克思哲学揭示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当部分以最佳方式组合时,整体力量会大于各部分力量的总和,即一加一会大于二。所以,之所以说创造力并不神秘,是因为它是一般技能的综合;但神奇之处在于,它不是各种技能的机械组合,而是通过想象力的催化,产生更加强大的力量。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在谈到团队力量时也说:没有一项主要工作可以由单独的一个,或者两个、三个、四个人来完成。为了把事请办好,工作不能仅仅由一个人完成,必须找到能力非凡的人来合作,最终把个体互动产生的力量汇总,这样,整体的力量就会远远大于个体力量的总和。

        二、他们为什么能有所成

        如果问一个发明家:为什么会走上这条创造之路。他当然能说出很多原因,但这些原因可能连他自己都很难确信,因为在他还未考虑为什么要去做时,他就已经去做了。他在自身与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趁势而上,却来不及细想为什么。就像是某种“缘分”,一切在不经意间就发生了,但缘分只决定了最初的刹那。

        “为何有所成”的答案,比“为何选择”的答案要简单许多———做,仅此而已。但这也是一个最难的答案。日本著名音乐家久石让先生在《感动,如此创造》一书中说:“如果有人问我,作曲家摆在第一位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总之,就是不断地创作。”“不断地创作”,寥寥几字,却要用整本书的笔墨去诠释,更遑论浓缩在这本书里的心血。可见创造者并不具备某种“神力”,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不同凡响,或许就是那个让他“不得不去做”的理由吧,在这之后,他们也要像普通人一样克服自我的惰性,克服纷繁的世间诱惑,专注于一件事,并不断与自己的智慧和意志较量,与时间较量。

        也有人说,如果我付出努力,却不能有所创造怎么办。创造是一件不计较成败的事业,不是为了成功而努力。创造也必然是带着某种目的,但与其说那是“目的”,不如说是“追求”。比如,一个以博学多识为目的的人,并不一定会成为创造者,而一个充满了创造激情的人,会在创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很多知识,在他擅长的领域中成为精英,最终以无目的而达到目的。如果一定要给创造寻找一个值得坚持的理由,那就是———“幸福地生活”。

        既然人人都可以去创造,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让我们有所创造呢?如果我们对某一件事持怀疑、迷惑态度,那是因为我们此刻还未开始行动。行动是一扇门,推开它,一切疑问便豁然开朗。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诱惑,人很容易在片面忠于自我中陷入“然并卵”的局面———因要忠于自我,

        所以总要重新选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自我;总是在选择,却从未完成过。所以,创造之路上,要忠于自己,也要忠于选择,因那选择,也是我们自己的。要适时地停留,且有坚守在这一件事上的耐心和久远的意志。

        三、发现自己的创造潜力

        (一)不必迷失在“丛林”中创造之路千千万,但属于每个人的只有一条。如果贝多芬不去弹钢琴,梵高不去画画,他们一定不会是最终的那个自己。即使同是艺术家,艺术道路同样充满艰辛,也还是没有哪两位艺术家的艺术生涯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认定”是很重要的,尤其在错综复杂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遵从兴趣与内心的渴望,不要着急做尚在犹豫的事情,因为它若不是不适合你,就是时机还不成熟。如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最想做的事上,那么我们就更容易有所创造,因为创造凭借的就是这样一种生命的激情。当然,这有些像冒险,这种不顾一切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

        因此,考虑到现实的种种“束缚”,要处理好“应做之事”和“想做之事”的关系,这适合多数人。将应做之事放在首位,虽然这必然占用大量时间,但是,却可以让接下来的时间更纯粹,可以安静无扰地投入到我们喜欢的事情上去。由于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余暇,所以就会更专注,更投入。

        总之,认定并不容易,但一旦认定,要坚持下去也并不难,因为再大的困难也抵不过人心的“执拗”。人总是在成长,总有一天,时间之水会滴穿困难这颗绊脚石,智慧的新禾会越发茁壮。

        (二)把你所扮演的角色和真实的自己分开

        创造,不是一种角色扮演,而是自我生命的舒张。演员和表演艺术家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把角色演完,只需技巧熟练;一个是把角色演成,需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充实角色。

        无论我们在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当我们投入创作时,首先要把生活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分开。我们需要以一种纯粹的心境和智识去观察所造之物,忘掉以往的经验,忘掉人们普遍的评判,让自己重新去感受,像是从未听说过它一样,这样才能发现它的特别。当再次诠释它、塑造它时,才会跃然而出一个全新的形象。

        创造需要别具一格的感受力,而现实生活则无需如此。就拿交往来说,如果身边有一个人总能向我们提出中肯的建议,那么他就像我们的导师;如果有个人对我们的优点不吝赞赏,对我们的缺点直言不讳,那么,他就是一个难得的好朋友;而如果一个人从来都不直接跟你谈具体的生活经验,但言谈举止让你如沐春风,并渐渐影响你,改变你,那么他就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前两种人所认识到的你,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他们不一定比你更具感受力,比你更优秀,更多是一种共勉,而后一种人则是一个真正的创造者,至少你能看得到的结果是,他带给你生活的另一种面貌和风采,并帮助塑造了一个新的你。他们自身不一定是创造者,却可能成为创造者的创造者,因为他们善于发现多数人发现不了的美。

        波伏娃说,女性是被家庭、被这个社会塑造成的。细想来,其实不只是女性,许多人的人生都是被规约成的,这种规约从小时候别人对我们的第一句评价就开始了。心理学认为,人在很长一个年龄段,对自己的认识都来自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有可能左右他一生,也有可能只影响一部分人生。这也就无怪乎为什么一些有突出成就的人物在普通人眼里都比较“任性”。如果他成长在一个宽容、民主、理性的氛围中,他们的行为才会更容易得到理解,也就不必以一些非常手段去为自己“辩护”了。水之所以有涟漪,是因为有风在吹。

        所以,家庭、社会氛围在创造力培养中非常重要。包容、民主、理性的氛围是创造力的土壤,而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则是根本。

        四、创造与日常生活的分界

        罗素说:“最好的生活是建立在创造活动的基础上的。”无论做什么事,当我们满足于“差不多就行”,只能说是在生活,但如果追求极致,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惊喜,那么,这就是创造。

        面对雾霾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的危害,有人创造性地尝试着去转化这种不完美,用机器吸纳雾霾,并将其做成一块建筑用砖,还有人将它压缩成一枚钻石的内芯。可见,丑就在美的边缘,对于生活的阴暗面,谴责谩骂无异于以暴制暴,只有创造更多的美,才能消解阴影的势力。总之,有时候需要有在废墟上种出花朵的决心。

        再如种苹果,如果人们普遍认定苹果就是水果而已,口感好,有营养,除此之外,它什么也不是,那么,人就会满足于种好多苹果,成为一个农夫,而不是创造者。但现实中就有一位都市白领,她从苹果中发掘出环保理念,回到家乡寻找出了种出“不用洗就能吃”的环保苹果的方法。还有苹果公司的LOGO,据公司设计师称,一开始将标志确定为“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是因为英文的“咬”(bite)与计算机的单位“byte”同音,巧合的是,它恰好将与这一品牌有关的故事都巧妙地联系起来:苹果是智慧的象征;牛顿的苹果;苹果公司“只有不完美才能促使进步去追求完美”这一理念。创造,某种程度就是为平凡的生活增加意义。

        生命是个奇迹,活着,就是不断创造奇迹。这并不是在践行某种伟大使命,而是在回归一种本真生活。把对美的向往付诸行动,用我们的热情去回馈大自然,回馈生活。

        五、在任何时间、任何事情上有所创造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战胜自己,却很难战胜时间。其实真正残酷的是:时间在给我们画上皱纹之前,会先把我们的心揉皱。所以才会有人认为,创造力要从小培养,现在,已经晚了。其实,不然。古人说,少年读书如日出之阳,中年读书如日中天,老年读书如秉烛夜游。读书尚且如此,做其他事也是一样。不在于占有多少时间,而在于如何利用时间。

        只要开始行动,一切困难都不是困难。比如,一位画家曾说过,画画需要不断地练习,但很多时候,受时空的限制,当他想画的时候偏又不能画,于是想出一个方法:手不画时眼在画,眼不画时心在画。这样他就能随时随地“画”了。艺术创作与工匠作业有本质的不同,后者是一种模仿和重复,只需眼中有竹,而前者则要做到心中有竹,也就是中国古典创作理论所谓的“意在笔先”,这样画出的竹才会具有生命力和动人的神态。因此,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在纸上画竹与在心中画竹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在画胸中之竹,只是一个可见,一个无形。所以,只要想“画”,一切都不是问题。

        生活是最广阔的舞台,属于每一个人,因此,即使不能在专业领域有所创造,也可以在生活中创造。创造无关“做什么”,而在于“如何做”。衣食住行、娱乐、思考,都可以有所创造;创造物也并不局限于物质实体,新行为、新理念、新思想,等等,都是创造。即使是小事,也可以磨练我们的心智,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比如,老师用1天时间记住所有新生的名字不算创造,但如果看一遍就能记住,像第一个发明联想记忆法的人那样,就是创造。他可以将这种独家记忆方法教给学生,或者把这种钻研探索的精神渗透到日常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让学习变成一件轻松有趣的体验。

        创造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这都不错。在这个世上,每个普通人都是不平凡的。没有庸庸碌碌之人,只有与机缘错失的抱憾者。世界丰富多彩,但对某个人来说,世上能点亮他生命的事物却很少。有些人是幸运的,早早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活出了精彩的人生,但大多数人是需要经历一番周折才能确定最终的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犹豫了,放弃了,可能永远都会错失。然而,无论如何,只要不放弃努力,我们的生命都会被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