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入编期刊
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期刊

主管: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401
国内统一刊号:CN 63-1080/G4


当前位置: 首页>期刊目录>2016年>第15期>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

    深化新课改,接轨新高考

    发布时间:2016-08-24 浏览次数:141次

         【编者按】

        高中新课程改革属于基础教育范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既是对高中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是对教育内涵和教育理念的变革。高考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在当下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承担着公平地提供纵向跨阶层流动的职能。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力度已经成为制约新课程贯彻落实的现实“瓶颈”。本期特别策划邀您一起探讨如何深化新课改,接轨新高考。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延伸,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课程改革必然会涉及到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内容的改革。而作为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评价,尤其是高考制度的配套改革,是新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高考作为高中课程的最后一个评价环节,其考试结构和内容必须服从于教育、教学目标的需求。但由于当前高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异常突出,导致高考与教育的关系错位,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仍然是一种客观存在,致使新课改的实施困难重重。因此,高中新课改的实施必然要求高考制度随之变革,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一、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历史演进

        (一)过渡与形成时期(1912~1952)

        1949年建国初期,在各地区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招生制度经历了“单独招生—联合招生—统一招生”的三年过渡期。1950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对中学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新设立了政治课程,无选修课程,不进行文理分科。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明确规定从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全国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统一的高考制度正式建立。同年,教育颁发了《中学教学计划》,对高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统一规划,教学计划与教材全国通用。

        (二)受挫与废除时期(1953~1976)

        1953~1957年中学教育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也进行了变动,在这5年内共颁布了5个中学教学计划,使课程的时数和内容逐渐精简,课程内容由16门减至13门。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统一高考制度遭遇了终止招生。1958年,为响应“教育大革命”的号召,掀起了地方办学热的潮流,但受“左”倾教育思想的影响,实行“单科独进”的政策,削弱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直至196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增设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的教授课时,但减少了历史、地理的课时,出现了“重理轻文”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受政治运动的影响,1966-1971年全国高等学校停止按计划招生。1972~1976年大部分高校恢复了招生工作,取消了文化考试,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方式。

        (三)恢复与改革时期(1977~至今)

        1977年8月,恢复了“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招生方式。恢复高考后,教育改革中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到“应试教育”的问题。为改变这一高考模式,使高考服务于中学教育和素质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大文大理”“3+2”“3+x”等高考模式的实施,使高考改革进入了多元化的试验期。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意见》规定,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这些高考改革反过来也影响着高中课程设置与中学教育。

        从高考与课程改革的历史演进来看,高考的改革促进了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课程改革要求高考改革必须配套,高考制度的演变影响着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与高中课程及教育相配合的高考改革能够促进高中课程的合理设置,而当高考制度不合理惨遭废除时,高中课程改革也会出现方向性错误。

        二、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内在冲突

        (一)课程改革的颠覆性与高考政策的连续性

        从2001年开始,我国开始推行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知识体系、教学过程、教材教法、教学评价等所有环节进行“颠覆性”的拓展与改革。高考政策的连续性面对新课程改革的“颠覆性”冲击能否实现有效地衔接,也成为了一个现实性的问题。一方面,高中新课改的培养目标与原有课程目标相比,有了实质性的跨越,既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全面的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基础,又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课程培养目标已经渗透到高中新课程的所有环节当中。因此,高考改革必须将考查学生的全面基础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并在科目设置、命题思路、考试方式和录取标准等方面体现出来,这无疑是对原有高考制度的挑战。另一方面,新课改的课程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强调并凸显了课程的选择性,加大了选修课程的比重。选修课程是在原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选修课程在知识的难度与数量上都有所提升。因此,选修课程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影响高考科目的设置和高考命题的思路。高考试卷将打破原有的封闭结构,实现一定量的选做题目,试题分数赋予的公平性和科学性该如何权衡也会成为争论的焦点。

        (二)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考试内容的统一性

        在高中新课改当中,将课程内容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学生在学习必修模块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兴趣和潜能选择适合的选修模块进行学习。选修当中内容多种多样,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或本土文化资源开设相应的选修模块供学生选修。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模块化也是当前高中新课改的特色,力求培养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特点。然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统一性的考试内容相互冲突。一方面,受考试时间和题型题量的限制,高考的命题范围难以将高中所有的教学内容覆盖其中,只可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且考试内容也并非完全来源于高中的教学内容,高考试卷当中所考查的内容难以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另一方面,高考所测量的是技能与知识、过程与方法,对于情感态度与能力很难测量出来。例如,高中化学课程内容,

        化学实验基础模块当中的试验工作习惯、安全意识和实验能力等无法在高考这种纸笔考试中测量。

        (三)高考命题的选拔性与以考定教的应试性

        高考的同一性被认同为民主性和公平性的化身,具有社会公平的象征意义。近年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愈加激烈,基础教育在艰难中前行。命题改革是高考改革当中的重要环节,命题的导向和暗示作用对学校教学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高考命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专业化的活动,其话语权也被学术权威和少数命题专家掌握。那么,高考命题作为人才选拔的标准是否考查出了某一学科最核心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是否得到了科学的检验与哲学的批判?是否客观反映了教育的价值追求和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纵观当前的高考题目,只是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卷面结构来进行命题,并未站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的高度来审视所考查的内容。由于过分重视高考的选拔性,很多学校有意识地围绕高考内容组织开展教学工作,致使教学内容片面化,影响了新课改理念及目标的实现。

        三、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良性互动

        (一)扎实推进高中新课改,为高考改革奠定基础

        完善课程体系,为高考科目改革提供依据。高中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结合当地的人文资源,开设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富学校课堂资源。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高中学校在课程开发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这就要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政策支持,组织专家队伍进一步做好高中课程开发工作。同时,积极响应高中新课改的要求,借助信息技术平台

        1.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丰富高中课程资源,为高考科目改革提供参考的依据。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性,为高考录取制度改革提供保障。教育部文件《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逐步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结果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强调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将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改革当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综合素质评价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可控性较差。为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必须加强诚信机制建设。高校应积极研究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设计和结果呈现等,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并建立科学的监控体系,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二)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加快高考命题改革

        命题是考试的根本,高质量的命题可以从命题导向、试题内容、考试方式、题型组配等方面引导高中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因此,高中新课程改革相呼应,充分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使高中基础教育回归到课程标准当中。高考题目不仅要注重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还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注重考查学科思想方法的应用,考试命题力求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注意减轻学生过正的学业负担。

        命题力求试题设计与课程评价目标相一致,切实体现高中新课改理念,合理控制实体的难度。命题要努力实现试题结构与题量的适度,题意与指示语完整、精练,试题力求体现新课改理念。在考试题型的确定上,在保持常规题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挥不同题型的功能;在试卷结构的确定上,题目编排由易到难,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试题背景材料的选择上,应避免偏题、怪题,试题材料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社会,凸显亲和力。

        (三)积极探索高考改革方案,引导高中教育教学

        1.增加选考模块,引导选修课的开设。高考改革应当充分体现出时代性、选择性和基础性,将生活、社会、科技等多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来,将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念等体现出来。高考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考试目标由“知识本意”向“能力本意”转变,发展模式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课程内容改革与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相呼应。将选修模块引入新课程改革,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多个性化、多样化。在高考必考科目的基础上,增设选考模块,能够保证高中学校选修课的正常开设,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探索分类考试,引导分类教学。高等教育类型和层次的多样性要求统一性过强的高考制度必须进行改革。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走向大众,高考录取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同时,高中新课改引入了新的科目和教学模块,逐渐形成新的课程结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选修不同的课程,高中人才培养模式也朝着多样化的形态发展。分类考试不仅能够为高校选拔合适的生源,还能为学生选择适合专业和高校。针对不同的高校采取不同类型的考试形式,考生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的考试类型。

        总之,为适应高中新课改的要求,高考在不断改革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和高考改革属于不同领域,在目标、功能、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致使高考改革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新课改要求高考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两者在不断的碰撞与磨合中逐渐实现了良性的互动。高中课程改革要顾及高考制度改革,高考改革也要考虑到高中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