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入编期刊
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期刊

主管: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401
国内统一刊号:CN 63-1080/G4


当前位置: 首页>期刊目录>2016年>第18期>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

    青少年法制教育

    发布时间:2016-10-28 浏览次数:90次

         【编者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青少年法制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强化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现阶段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高达6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14~18岁的少年发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段。青少年犯罪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又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严厉打击侵害校园的犯罪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校园治安环境的整治的工作。同时,我们还要结合社会、家庭因素,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

        一、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

        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但是,青少年法制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青少年犯罪现象频出。从主体因素上看,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而且思想不成熟,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科学,过于偏激、粗暴。从客观因素上看,青少年法制教育问题主要是因为家庭教育出现误区,学校教育失当,社会文化氛围消极,社会救济措施缺乏,法制教育相对滞后,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影响较大。而从总体出发,青少年法治教育仍存在着对其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深刻,定位不准确;法治教育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学校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学校、社会、家庭多元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还未形成;师资、教育资源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措施

        (一)学校方面

        1.强化认识。学校应该组织各级教育行政干部和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法制教育,学习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法制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实现依法治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实现依法治区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要按照“四五”普法总体规划,真正做到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的“四落实”。

        2.明确教学内容。针对青少年易出现违法犯罪问题,学校应编印适合中小学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宣传讲稿,组织讲师团或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深入中小学校进行巡回宣讲,重点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全面开展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3.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相结合。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其理性思维较弱,所以,我们要注重借助形象思维方法,通过举办文艺演出、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知识水平,强化法律观念。通过组织、撰写读后感和编辑《法制小报》,定期召开法制主题班会,举行升国旗仪式、庆祝重大节日及重要法规颁布周年纪念活动,组织旁听司法公审大会等,以生动、直观、形象的活动形式,使青少年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熏陶。

        4.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要全面落实依法治校的要求,管理者就应该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的学校章程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完善学生管理、服务及权利救济制度,实现环境育人;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情景剧展演、辩论会、理论研讨、法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法治实践活动;图书馆要选配符合青少年学生认知特点的普法读本、影视、动漫作品等,引导学生阅读、观看、讨论;在校园建设中主动融入法治元素,利用宣传栏、招贴画、名言警句等校园文化载体,宣传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营造校园法治教育氛围。比如,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在9月1号开学的第一天就开展了安全防身教育。“学生安全”成为第一焦点。面对频出的噩耗,一些舆论认为:“安全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的问题。是家长的责任,也是学校的责任。”保障学生安全,是学校需要重点关注的重要内容。昨日,成都市部分学校在开学第一天结合当下热点,上了开学的第一课——生命安全课。这一次安全学习,不是搬教材“照本宣科”,而是出“拳脚”动真格。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将安保人员、体育教师请进课堂,演练简单的格斗与反制技能。

        “学生被诱拐、失联,除了社会因素,也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关,比如为什么学生的安全保护与自我修养不足。”实外西区副校长吴国林介绍,为了弥补学生素养在某些方面的缺失,新学期每位学生都会领到一本《教育读本》,其中包括《女论语》、保护与尊重隐私等等,期末还将纳入素质考试。

        (二)社会方面

        1.坚持学校教育与部门教育相结合。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必须坚持学校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职能作用的同时,还要定期邀请政法干警到学校举行法制讲座;广泛宣传,争取人民群众教育的更大支持。

        2.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法治社会实践活动。各地要根据实际,积极建设综合性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实践基地。在统一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安排相当比例的法治实践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法治实践情境中学习。学校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与社区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法治服务活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还可以设立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利用“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进入社区、街道开展法治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在实践中学法、用法。

        3.政府带头,净化校园环境。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民主与法制的推进都离不开广大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三)家庭方面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正常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也是青少年法制教育成功的基础。

        1.改善家庭环境。未成年人优良品德的形成,良好行为方式的培养,不仅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教育,更需要家长严格、科学的管理。大量调查表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缺乏家庭管理。“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为孟子的个性形成三次迁居,充分体现环境对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作用。现代社会学的观点表明,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化群体就是家庭,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因此,在进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利用周围有利的环境条件,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由于他们的模仿力、求知欲及好奇心较强,周围的所见所闻,不管是好的坏的,孩子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师、家长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作用。中共中央1985年第20号文件指出:“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举止言行和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作用。父母的行为不检点,或者采用溺爱、打骂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都会给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后果。”不良的家庭环境是中小学生家庭法制教育发展的桎梏,也是诱发孩子违法犯罪的因素之一。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就要求父母首先要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做个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的人,为孩子做出表率;夫妻之间要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关爱孩子,为孩子创设一种充满温馨、爱意的家庭氛围。此外,家庭还要成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的过滤器,把那些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文化内容过滤掉,尽可能使家庭成为孩子成长的一片净土。

        2.创建和睦的家庭氛围。在夫妻关系中,摒弃夫权思想,坚持夫妻平等,反对男尊女卑,消除家庭矛盾的根源;坚持互敬互爱,相敬如宾的美德,互学互帮,爱护对方,尊重双方及其父母、亲朋好友。在父母子女关系上,正确处理好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离婚后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夫妻双方对亲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青少年的发展创建和睦的家庭氛围。

        3.改革家庭法制教育方法。家庭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家长找孩子谈话是最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既能对孩子进行教育,两代人又能及时交流,同时还能唤起家庭亲情,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当然这种谈话不能大声呵斥,也不仅仅是苦口婆心,而应结合不同的场合进行教育。例如,带孩子到超市,或者走在马路上,看到一些不良行为,应随即进行现场剖析和教育。除此之外,家长可以让孩子阅读有关报刊和书籍,观看某些影视作品;在家长的陪同下观摩某些少年法庭、模拟法庭,参观少管所,以案说法联系实际,强化他们的法制意识。当然,家庭法制教育没有规范的场所课堂,没有一成不变的书本教材,生活就是课堂,生活就是教材。因此,在进行家庭法制教育时,必须讲究方法,注重教育实效。家长可以结合发生在身边的某些突发事件,进行教育。此外,在进行家庭法制教育时,要注重与良好习惯的培养相结合。俗话说:“3岁养成的习惯,60岁也难改。”家庭法制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严肃认真地抓好法制教育,做到防微杜渐。相信这样一点一滴的家庭法制教育必然会使孩子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家庭法制教育也就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4.对青少年实施全方位教育。家长除了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灌输外,还要培养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要提高子女生活自理、独立生活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学会在逆境中求生存、图发展。此外,家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对子女要从小灌输为人处世的优良美德和高尚情操,教育他们恪守人类社会共同生活准则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帮助他们养成小到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大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而且,家长还要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继承祖国优秀道德文化传统,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相结合,从小关心国家大事,树立为国家、为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理想,还要进行积极、正面的人生观教育,反对各种腐朽的生活方式,使青少年正确对待人生,培养艰苦奋斗、助人为乐、谦虚谨慎、忠诚老实的美德,养成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腐败消极现象。

       

        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因此,在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围绕法制教育主题,强化青少年的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